公司动态

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动态

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不止是建立一个煎药中心

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不止是建立一个煎药中心

       2019年7月29日,在*深改委会议刚刚审议通过《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之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在医疗联合体建设中切实加强中医药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医联体建设中切实加强中医药工作,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通知》指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县级中医医院建立中药饮片供应中心和共享中药房,统一中药饮片采购、调配、炮制、煎煮和配送服务。”那么医共体共享中药房,应该如何建设?和我们现在比较常见的院内中药煎配中心相比有哪些异同?本文是从共享中药房落地运营和信息化解决方案的视角,探讨医共体共享中药房建设的几个要点。

       区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是以一个核心中医医院(通常是一个区域内的**中医院或者县级中医院)为主体构建的,服务区域内多家基层医疗机构患者的中心药房。目前,国内很多中医医院(包括不少县级医院)都建设了煎药中心或者智慧药房,为本院患者提供中药调配、代煎和配送服务。这些煎药中心或智慧药房大多依托信息化解决方案,建立了从处方接方到流程追溯到物流服务的标准。但是,如果从本院服务升级到医区域医共体共享药房服务,还是有不少细节需要考虑。

       处方汇总和归集

       处方作为医共体共享中药房服务的依据,做好医共体内处方数据的归集,是共享中药房服务的前提条件。不同医院信息化水平不一,采购的HIS系统服务厂家不一,处方明细和药品名称也可能纯在差异,如果对此没有充足应对,不仅会让运营效率大打折扣,还可能在处方源头上出现差错,产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因此,共享中药房的运营方,应该首先建立好明确的处方格式标准和统一的医共体药品目录,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统一的电子处方协议。对于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通过电子处方将不同的医疗机构处方对接到共享中药房;对于信息化水平较弱的医疗结构,可以采用数据导入、拍方识别、数据录入等方式来汇总处方数据。


       物流配送的追溯和把控

       对比药品在院内的配送和流转,共享中药房需要完成药品在区域内多家医疗机构的配送工作。要确保配送的时效性和准确率,这就要求共享中药房能对每一件配送药品做到追溯,并对配送过程做到整体把控。

       我们可以参考快递配送的追溯方案,对每个处方的配送药品做到一物一码,并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配送和交接的每个环节进行扫描追溯,确保每件药品配送万无一失。


       药事服务的延伸和共享

       医共体共享中药房的初衷,就是要把核心医院优质的药事服务延伸到基层医疗机构。尽管目前国内相关政策并没有明确医共体药事服务的责任主体,但是笔者认为,共享中药房作为医共体核心药事服务部门,不仅应该共享药房,更应该共享药事服务,摸索追赶医院边界的药事服务新模式。

      目前,国内已经有多家医院在探索区域共享药事服务,比如面向区域医疗机构的处方合理性审方、患者用药咨询和投诉处理。我们唐古信息作为互联网和信息化合作伙伴,正在帮助他们实现这种创新模式的技术支撑。


 
      药品采购和结算

      医共体共享中药房负责医共体内医疗机构的药品供应和采购,需要对整个医共体药品损耗量、采购量有足够精准的掌控。从信息化的视角看,医共体共享中药房需要打通下属医疗机构药品消耗数据、库存数据以及各相关方的结算价格,用完整、准确并实时的数据来支持其与医疗机构的财务对账和对供应商的采购决策。
共享中药房的监管

      和传统的院内药房相比,共享中药房的监管呈现了2个新特点。一方面,共享中药房直接服务其他医疗机构,势必会承担更多来自外界的监督压力,这使得共享中药房有更多的内在动力去实现流程的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对服务医疗机构的公开透明。另一方面,对于上级监管部门来说,集中的共享药房服务模式更有利于监管,也更容易实现基于实时数据的远程监管。

      整体上看,要实现医共体共享中药房模式的长久发展,运营方应该保持适度开放和公开透明的态度,从服务医疗机构和主动拥抱监管两个角度,构建相关流程数据展现平台,满足医共体内各方和监管部门的需求。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县域医共体开始共享中药房的探索,我们有理由相信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会越来越发挥其在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作用。医共体共享中药房作为新生事物,还需要一定时间的探索和完善。除了本文讲到的这些细节,相信还有不少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欢迎给我们留言讨论。

(本文为唐古信息原创,如需转载请给我们留言)

tangu123.b2b168.com/m/

返回目录页